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周武王分封时并无秦国,那秦国是怎么来的?为何最后能一统天下?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3:40 点击次数:188
在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周朝之后,国家局势仍然动荡不安。作为一个相对弱小的统治者,周武王难以有效掌控商朝原有的广阔领土,同时还要应对各地诸侯可能发动的叛乱。面对这种复杂的政治局面,周武王采取了分封制这一策略。他根据功臣的贡献进行封赏,以周王室为核心,重新分配权力,以此来调和统治阶层内部的矛盾,最终达到稳固周朝统治的目的。
在这次分封过程中,主要涉及三类人群。首先是古代君主的后代,像陈国、杞国、宋国,分别是帝舜、大禹和商朝的后裔。其次是周王室的家族成员,例如鲁国由周公旦的儿子伯禽掌管,蔡国由周武王的弟弟叔度管理,燕国由周武王的同辈宗室成员负责,毕国则由周武王的弟弟毕公高统领。最后是有功勋的臣子,如姜姓的齐国,由周武王的老师吕尚治理,以及楚国,由周文王的火师后裔掌控。
西周刚建立时,分封了大约71个诸侯国。这些封国中,有15个是周王的兄弟,40多个是同姓宗亲,剩下的则是前朝贵族和有功的异姓臣子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这些封国中,并没有后来强大的秦国。那么,秦国究竟是如何崛起的?它又是怎样最终统一中国的呢?
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周朝后,不仅没有给秦国任何封地,反而处决了秦国的祖先恶来。这一事件直接导致周王室与秦国结下了深仇大恨。
【秦国先祖世代辅佐殷商,周武王伐纣,杀秦国先祖恶来】
秦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颛顼帝,他的孙女名叫女修。女修的后代中,伯益因在协助大禹治理洪水中表现出色,获得了舜帝的赏识,并被赐予“嬴”这个姓氏。当舜帝将帝位传给大禹后,伯益被任命为重要的执政官员,负责管理国家事务,这使得他的家族在夏朝时期成为了显赫的贵族。
根据《史记》的记载,秦国的先祖可以追溯到颛顼帝的后代女修。女修的后人大费曾协助大禹治理洪水,舜帝因此赐予他们嬴姓。到了夏朝末年,费昌在夏桀统治时期离开夏朝,投奔商汤,并担任商汤的御者,帮助商汤在鸣条之战中击败夏桀。此后,嬴姓家族世代为商朝立下功勋,成为显赫的诸侯。
夏桀在位期间,朝廷上下腐败成风,奢靡无度。伯益的后裔费昌目睹这一切,深感夏朝命运堪忧。他不顾个人安危,屡次向夏桀直言进谏。然而,昏庸的夏桀不仅未采纳忠言,反而怀疑费昌别有用心,意图谋反,随即下令将其逮捕。所幸费昌提前得知消息,果断带领全家投奔了当时如日中天的商国。
费昌曾担任商汤的御者,在鸣条(现河南封丘东部)战役中协助商汤击败夏桀。商汤建国后,定国号为“商”,费昌也因此为嬴姓在商朝打下了根基。由于费昌的后代长期辅佐殷商,功勋卓著,嬴姓逐渐显赫,成为商朝的重要诸侯之一。其中一支嬴姓族人迁居西戎地区,负责守卫商朝的西部边疆。到了商王帝辛时期,飞廉成为朝廷重臣,他的长子恶来也凭借勇猛过人,在商王身边效力。
《史记》中提到,蜚廉有个儿子叫恶来,他们俩都靠着自己的本事在殷纣王手下做事。后来周武王攻打纣王的时候,恶来也被杀了。
周武王联合诸侯在牧野之战中打败了商朝军队。商纣王得知战败后,在鹿台自尽。周武王攻入商都,发现纣王已死,仍将其头颅砍下悬挂示众。随后,周武王开始清除商朝旧臣,其中包括秦国始祖秦非子的祖先恶来。恶来的父亲飞廉当时在北方办事,得以幸免。飞廉的另一个儿子季胜后来成为赵国的先祖。
恶来去世后,他的家族被周王室贬为奴隶,迁到宗周地区接受管制和劳役。恶来的第五代子孙非子,负责为周王室养马,因此一些影视作品中,周天子提到秦国曾是周王室养马奴隶的说法是准确的。
【恶来后代嬴非子始建秦国】
非子在犬丘长大,地处西北边陲,从小就对马和其他牲畜情有独钟,养马技术更是出众。他养的马不仅膘肥体壮,而且外形俊美,深受人们喜爱。当时,周王室频繁受到北方戎狄的侵扰,急需大量优质战马来应对威胁。为此,周孝王特别重视养马业,专门开辟了牧场,以确保周王朝能够获得充足的马匹供应。
《史记》中提到:“非子住在犬丘,特别喜欢马和其他牲畜,养得特别好。犬丘的人向周孝王推荐了他,孝王就让他去汧水和渭水之间的地方管马,结果马群繁殖得很快。后来,孝王把秦地封给他,让他继承嬴氏的祭祀,给他封号为秦嬴。”
周孝王得知非子擅长养马,便派他去汧水和渭水交汇的地方,负责管理畜牧事务,专门为王室培育马匹。非子上任不久,马群规模迅速扩大,且每匹马都膘肥体壮,周孝王每年巡查时都赞不绝口。非子的贡献不仅为西周提供了坚实的军事后盾,还为王室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。为了留住这位能人,周孝王将秦地赐予非子,让他继承嬴氏宗庙,并赐号“秦赢”,秦国由此正式建立。
此时的秦国尚未跻身诸侯之列,地位远低于上卿大夫,仅是周王室的一个附属小国,其封地面积不到五十里。
秦国的下一步计划就是开疆拓土,壮大自身,为最终成为诸侯国做足准备。经过五代人的努力,终于等到了合适的机会。
【周幽王为博爱妃褒姒一笑,不惜多次烽火戏诸侯,导致西周灭亡】
秦国刚成立时,除了给周王室养马,还得对抗西戎,保护周太子的领地。经过几代人的奋斗,秦国慢慢壮大。秦非子的第三代孙秦仲被周宣王提拔为大夫。秦仲的大儿子秦庄公因为打败了西戎,被封为西陲大夫,但那时秦国还不是诸侯。秦庄公的二儿子秦襄公上位后,机会来了:西周垮台了。
在周幽王统治期间,他率军进攻褒国,俘获了冷艳的褒姒。周幽王对她极为迷恋,甚至废黜了原王后和太子姬宜臼(后来的周平王),改立褒姒为后,并将她的儿子立为太子。然而,褒姒有个显著的特点,那就是很少展露笑容。尽管周幽王尝试了各种方法,始终无法博得她一笑。
周幽王为了逗乐褒姒,想出了一个馊主意。他点燃了烽火台,各路诸侯看到信号,以为有外敌入侵,急忙带兵赶来救援。可到了地方才发现,压根儿没有敌人,大家白跑一趟。褒姒看到诸侯们慌张的模样,忍不住笑出了声。周幽王见这招奏效,心里乐开了花。后来,他为了讨褒姒欢心,又多次故技重施,频繁点燃烽火。时间一长,诸侯们觉得被耍了,再也不相信他的信号,从此不再响应他的召唤。
《史记》中提到:“周幽王因为宠爱褒姒,废掉了原来的太子,改立褒姒的儿子为继承人。他多次欺骗诸侯,导致诸侯们纷纷背叛。后来,西戎和犬戎联合申侯攻打周朝,最终在郦山脚下杀死了周幽王。”
公元前771年,申国的统治者因女儿和外孙被剥夺继承权,便联手缯国和犬戎进攻周朝都城镐京。周幽王虽然点燃了烽火求救,但各路诸侯无人响应,最终镐京被联军攻破。周幽王在骊山脚下被犬戎杀害,这一事件标志着西周的终结。
西周王朝的崩溃为秦国提供了绝佳的发展机遇。倘若秦国能够有效利用这一历史转折点,就有机会获得诸侯地位,实现政治地位的跃升。这一时期的权力真空状态,为秦国崛起创造了有利条件,使其有可能从地方势力转变为具有合法地位的诸侯国。关键取决于秦国统治者能否准确判断形势,采取恰当的应对策略,从而在诸侯争霸中占据一席之地。
【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,因功正式被封为诸侯】
周幽王去世后,申侯联合一批诸侯在犬戎控制的宗周地区,扶持原太子宜臼在申地即位,延续周朝的统治。然而,镐京已经毁坏严重,周王室也无力抵御戎狄的威胁。因此,周平王登基后,在郑国、秦国、晋国等诸侯的保护下,将都城迁至洛邑,标志着东周时代的开启。
根据《史记》的记载,秦襄公曾率领军队援助周朝,在对抗犬戎的战役中表现出色,立下大功。当时,周朝为了躲避犬戎的侵扰,决定将都城向东迁移至雒邑。秦襄公亲自带兵护送周平王完成迁都。为表彰秦襄公的功绩,周平王封他为诸侯,并将岐山以西的土地赐予他作为封地。
秦襄公巧妙地把握了时机,通过护送周平王立下大功,从而被册封为诸侯,使秦国正式跻身周朝的诸侯国之列,与齐、晋、燕等国平起平坐,具备了与其他诸侯国互派使节、进行外交礼仪往来的资格。此外,秦国还获得了周王室无力管辖的岐山以西地区,享有对这些土地的合法占有和进一步扩张的权利。
当年秦国长期与西戎交战,损失惨重,甚至连第四代君主秦仲都在战场上阵亡,却始终未能获得诸侯封号。他的儿子秦庄公也只被封为西陲大夫,地位并未显著提升。如今仅仅因为出兵护送,就能获得诸侯封号,可见抓住机会有多关键!
【秦穆公称霸西戎,奠定秦国作为强国基础】
秦国虽然被正式封为诸侯,得到了在关中地区发展的权利,但它的国力并没有因此显著增强,仍然称不上是一个强大的国家,甚至还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。周平王赐给秦国的岐山以西地区,其实是周王室早已无力掌控的领土。这片土地上盘踞着众多戎狄部落,秦国要想在这里站稳脚跟,就必须通过武力征服这些部落,或者将它们驱逐出去。
经过几代秦国君主近百年的持续扩张,秦国逐步吞并了岐山以西的广大区域,将领土向东延伸至关中平原的东部地区。随后,秦国将都城迁至雍城,迅速崛起为西部地区的强大政权。
根据《史记》的叙述,秦国采纳了由余的建议,出兵征讨戎族首领。这一军事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果,秦国不仅扩大了疆域,还新增了十二个附属国,向西拓展了上千里的土地,从而确立了在西戎地区的霸主地位。为了表彰这一功绩,周天子特意派遣召公前往秦国,向秦缪公赠送了象征荣誉的金鼓以示祝贺。
在秦穆公统治期间,秦国开始涉足中原地区的权力角逐。然而,由于晋国挡住了东进的道路,秦穆公不得不调整战略,转向西部扩张。他逐步征服了西戎人建立的12个国家,为秦国开拓了超过千里的疆域,最终在西戎地区确立了霸主地位。秦穆公的统治不仅巩固了秦国的后方安全,还为秦国成为春秋时期的四大强国之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【秦献公挽回秦国逐渐衰败之势,为商鞅变法奠定基础】
秦穆公去世后,秦国陷入困境。一方面,大量能臣被殉葬,导致人才流失;另一方面,继任的君主大多平庸无能,使得国势日渐衰微。整个春秋时期,秦国再未重现昔日的辉煌。与此同时,晋国及其分裂后的三晋势力不断扩张,对秦国形成强大压制。到了春秋末期,秦国已经沦为一个偏居西北的弱小国家。不过,相比建国之初,其实力还是有所增强。
根据《史记》所述,秦献公在即位的第一年就废除了殉葬制度。第二年,他下令修建栎阳城。到了第二十一年,秦国在石门与晋国交战,取得了重大胜利,斩杀了六万敌军,周天子特地送来礼服以示祝贺。二十三年时,秦国又与魏国在少梁交战,成功俘获了魏国将领公孙痤。
秦献公登基后,立刻着手大刀阔斧的改革。他废除了残忍的人殉制度,鼓励商业发展,推行户籍管理,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县制。这些措施有效地遏制了秦国的颓势。在对外战争中,秦军取得了显著胜利,特别是在石门战役中,一举歼灭六万魏军,这场大胜甚至引来了周天子的祝贺。自此,秦国摆脱了长期的不利局面,重新在诸侯国中站稳了脚跟。秦国人重拾信心,积极开拓疆土,秦国逐渐展现出强大的崛起势头。
秦献公在位期间实施的一系列变革措施,为其子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铺平了道路,同时也为秦国向东扩张、与诸侯国争夺霸权创造了有利条件。正是由于秦献公的改革,商鞅变法得以较为顺利地推进,否则将面临更大的阻力和挑战。秦献公的革新举措为秦国的崛起奠定了重要基础,使其在战国时期的竞争中占据了有利地位。
【秦孝公重用商鞅进行变法改革,为秦国再次崛起、富强奠定基础】
秦孝公每每回忆起先祖夺回领土的夙愿,内心便充满遗憾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他发布了广为人知的《求贤令》,承诺给予土地和显赫职位,只为找到能使秦国崛起的良策。
后来,卫国的公孙鞅,又叫卫鞅,跑到秦国给秦孝公出主意。他提出了“让国家有钱有兵”的策略,秦孝公一听就特别赞同。两人立刻决定要改改秦国的法律,进行一场大改革。这次改革主要搞了三件事:让国家有钱、让军队更强、把权力集中起来。
《史记》中提到,经过十年的努力,秦国百姓生活变得非常满意,路上没人捡别人丢的东西,山里也没有盗贼,家家户户都能自给自足。人们更愿意为国家而战,私下里却很少争斗,整个乡村和城镇都治理得井井有条。
经过商鞅十多年的改革,秦国的经济迅速提升,国库充盈,人民生活改善。民众积极投身军队,不再因个人利益产生冲突,军队的整体战斗力显著提高,社会也变得更加稳定。这些变化使得秦国在战国七雄中脱颖而出,成为最强大的国家,为日后的统一大业打下了坚实的根基。
【战国时代,秦国经过八位君主的积累,最终统一六国】
《过秦论》中提到,秦始皇凭借先辈积累的基业,以武力吞并六国,实现统一。然而,秦孝公的父亲秦献公在位期间推行的改革同样功不可没。正是这些改革扭转了秦国长期处于劣势的局面,为其日后东进、与诸侯争霸创造了条件。可以说,秦献公的努力为秦国的崛起埋下了重要伏笔。
秦献公在执政期间推行多项革新措施,通过击败魏国和韩国,扭转了秦国长期衰落的趋势,使国家重新焕发活力,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。
在秦孝公执政期间,他大力提拔商鞅,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。这些改革不仅让秦国经济实力大增,军力也显著增强。通过变法,秦国迅速崛起,在战国七雄中脱颖而出,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。这一时期的变革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天下创造了重要条件。
秦惠文王在位期间,成功征服了巴蜀地区,这一战略扩张使秦国的领土面积跃居战国七雄之首。通过持续的开疆拓土,他不仅增强了秦国的军事实力,还为后续的统一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。这一系列举措显著提升了秦国的综合国力,使其在战国时期的竞争中占据了有利地位。
秦武王夺取宜阳这一战略要地,彻底扫清了秦国向东扩张的最大障碍,成功掌控了崤山和函谷关等险要地段,将领土延伸至中原腹地。占据宜阳后,秦国得以对周边各国形成战略包围:向北可进攻燕赵,向东能征伐魏齐,向南可讨伐楚国,为大规模兼并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。这场战役在秦国统一六国的进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,标志着秦国的战略优势得到显著提升,为其后续的军事扩张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秦昭襄王在军事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,特别是在长平战役中,他成功击败了赵国军队,导致赵国遭受重大损失,从而为秦国最终实现统一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秦孝文王虽然正式统治仅仅持续了三天,但他在位期间并非毫无建树。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秦国的政治局势,例如对先王的功臣进行表彰,并优待宗室成员。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朝廷的稳定。然而,他的统治时间极为短暂,犹如昙花一现,最终成为秦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君主。
秦庄襄王一举消灭了东周公国,彻底清除了周朝的最后残余。紧接着,他迅速占领了三晋地区,并在此设立了三川郡和太原郡,进一步巩固了秦国的势力。这一系列行动不仅扩大了秦国的领土,还大大增强了其国力。
经过长达十年的征战,秦王政先后击败了韩、赵、魏、楚、燕、齐等六个国家,成功统一了中国,创立了历史上首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。他自封为“始皇帝”,后人称他为秦始皇。
【结语:】
秦国能够成功统一六国,关键在于其历代君主都表现出色。从秦献公起,秦国的每一位统治者都是英明的领袖,他们通过有效的治理和战略,逐步增强了国家的实力。这些君主的连续成功,为秦国最终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他们的领导不仅提升了秦国的军事和政治地位,也确保了国家在战国时期的持续强盛。这种连续性的优秀统治,是秦国能够在众多国家中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。
探索更多历史故事,敬请期待下一期内容。
感谢各位的点赞与,你们的支持让我倍感温暖。希望大家继续陪伴,一起分享更多精彩内容。
#百家说史品书季#
